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创办的,是第一所旨在建设新中国工业体系的新型普通大学。建校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师生秉承弘扬科学精神、科技报国的使命。
1946年,中共旅委成立关东技工学校和关东电气工程学校,培养无线电技术人员,生产解放战争急需物资。大连大学于1949年正式成立。
1950年,大连大学撤销,成立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自建校以来,注重产学研用一体化,设立研究部门,开展学术研究。期刊和实验基地建设。
20世纪60年代,大连理工大学参与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数控龙门壁板铣床,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渔港、现代军港和现代油港的规划设计。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大连工学院18项科研成果获奖。 1988年3月,大连理工大学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进入新世纪,大连理工大学科技研究不断取得长足进步。学校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贡献力量,将长征五号火箭减重1.1吨,帮助攻克喷嘴加工技术瓶颈。相关技术也被应用到中国队的滑雪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头盔,使其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大连理工大学始终支撑民族自力更生、科技发展,以创新成果诠释使命,在满足大国关键武器和战略需求的征程中不断谱写新时代的进步篇章。
记者:赵勇
新华社音像部出品